linux 分区原理与名词解释_linux分区的三种类型

分区的意义

将磁盘分成几份,每份挂在到文件系统的那个目录

在linux里的文件系统

Ext2:早期的格式,不支持日志功能

Ext3:ext2改良版,增加了日志功能,是最基本且最常用的使用格式了

Ext4:针对ext3系统的扩展日志式文件系统,是ext3文件系统的后继版本

ReiserFS:也有日志功能,其特点是处理小档案时速度快。

XFS:稳定与高效,在大小档案混合的系统里有优越的表现。

JFS:特色是最不占用CPU资源,如果你的电脑老旧那么这是最好的选择。

硬盘名称的解释

hd:IDE硬盘
sd:如果是SCSI硬盘

a: 第一块硬盘

1: 第一分区

hda1:第一块IDE硬盘的第一个分区

hda2:第一块IDE硬盘的第二个分区

分区挂在的目录

/ 根目录,系统挂在到根目录

/swap 交换分区(虚拟内存)。它的容量 只要约等于您的物理内存就可以了。虚拟内存挂在到那个目录

/home 自己的用户文件可以分一个区,一般挂在到home目录

/usr 应用程序目录。大部分的软件都安装在这里,如果您计划安装许多软件,建议也给它分配一个分区

/boot 挂载的分区只要100M大小就足够了,引导分区

一般分区建议

挂载点

装置

说明

/

/dev/hda1

10~15G足矣

/home

/dev/hda2

最大的剩余空间

swap

/dev/hda3

大约内存大小(建议至少512MB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