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7硬盘分区方法_centos7怎么分盘
文章标签:
linux 分区命令
在CentOS 7中创建硬盘分区的核心流程涉及硬盘检测、分区工具选择、分区操作、格式化及挂载配置。以下是详细步骤及示例,结合不同场景(如普通分区、大容量硬盘处理、LVM扩展等)进行说明:
一、检测硬盘信息
在操作前需确认新硬盘是否被系统识别:
fdisk -l # 查看所有磁盘及分区信息 如图1所示
lsblk # 列出块设备树状结构如图2所示
二、创建分区
1. 使用 fdisk(适用于≤2TB硬盘)
fdisk /dev/sdb # 进入交互式分区工具 如图3所示
交互命令:
- n:新建分区
p:主分区(最多4个)
e:扩展分区(需搭配逻辑分区)
分区号(默认1)、起始扇区(默认)、结束扇区(如 +20G 指定大小)
- t:修改分区类型(如 83 Linux、82 交换分区)
- w:保存并退出
2. 使用 parted(适用于>2TB硬盘或GPT分区)
parted /dev/sdb # 启动parted工具 如图4所示
交互命令:
- mklabel gpt:创建GPT分区表
- mkpart primary 0% 100%:创建主分区(占满整盘)
- quit:退出
三、格式化分区
根据需求选择文件系统(如 ext4、xfs):
mkfs.ext4 /dev/sdb1 # 格式化为ext4如图5所示
mkfs.xfs /dev/sdb1 # 格式化为xfs(适合大文件存储)
四、挂载分区
1. 临时挂载如图7所示
mkdir /mnt/data # 创建挂载点
mount /dev/sdb1 /mnt/data # 挂载
2. 开机自动挂载
通过 /etc/fstab 配置:
blkid /dev/sdb1 # 获取UUID 如图8所示
vim /etc/fstab # 编辑配置文件如图9所示
添加行
UUID=8cf6b412-d323-4d7e-910c-5721881b1266 /mnt/data ext4 defaults 0 0
五、高级操作:LVM逻辑卷管理
若需动态调整分区大小,可使用LVM:
pvcreate /dev/sdb1 # 创建物理卷
vgcreate myvg /dev/sdb1 # 创建卷组
lvcreate -L 20G -n mylv myvg # 创建逻辑卷
mkfs.ext4 /dev/myvg/mylv # 格式化逻辑卷
mount /dev/myvg/mylv /mnt/lvm # 挂载
六、注意事项
- 数据备份:操作前务必备份数据,分区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。
- 分区对齐:使用 parted 时注意对齐警告,避免性能损耗 。
- 文件系统选择:
ext4:兼容性好,适合通用场景。
xfs:支持大文件和高并发读写。
- 交换分区:若需创建swap分区,格式化为 mkswap /dev/sdb1 并启用 swapon 。
完整示例流程
# 检测硬盘如图10所示
fdisk -l
# 创建分区(假设新盘为/dev/sdb)如图11所示
fdisk /dev/sdb
# 输入:n → p → 1 → Enter → +50G → w
# 格式化如图12所示
mkfs.ext4 /dev/sdb1
# 挂载及自动挂载如图13所示
mkdir /data
mount /dev/sdb1 /data
echo "UUID=$(blkid -s UUID -o value /dev/sdb1) /data ext4 defaults 0 0" >> /etc/fstab
通过以上步骤,可完成CentOS 7硬盘分区及管理。如需更复杂的LVM配置或分区扩展,可参考相关工具文档 。